粽子是我们端午节的传统美食。
发展到今天,
花色品种繁多、南北各异。
北有枣粽,南有豆沙,猪肉,八宝等,数不胜数。
但在传统广东人眼里,
能镌刻在内心记忆深处的粽子只有两种
——碱(灰)水粽和咸肉粽。
△传统东莞手工粽子
能够经典流传的美食,
看似简单,实则工艺繁琐。
这两种粽子从备料,到开叶食用,
至少要经历四到五个月,
倘若没有极致的热爱与情怀,往往做不来。
正因制作如此耗时耗力,
所以正宗的传统广东粽子,如今已不多见。
更多的,是流水线批量化的产物,
赢得了效率,却舍弃了味道。
萦绕于心的美食文化记忆不能断层,
本着对传统民间美食的热爱和对养生食疗的追求,
于是会和堂开始重寻那一抹传统的好味道。
△会和堂品牌创始人刘康寿
水乡人视为健康百宝箱的稀缺枣红糯不能断层,
于是洪梅供销社陈先生开始大力推广家乡特产;
△洪梅供销社陈先生
经年流传的手工粽技艺不能断层,
于是道滘巧匠夫妇创办作坊,拾起东莞传统制粽手艺。
△道滘传统手工粽制作人
当三者相聚一起,一拍即合,
于是,一款保留了传统老广记忆,
具有经典食养风味特色的粽子
——“新会陈皮·东莞枣红糯粽”诞生了!
陈皮枣红糯粽子,
按照传统老广特色,
制作成【碱水粽】和【咸肉粽】两种经典口味。
原料采用100%的水乡枣红糯米,搭配核心产区的新会陈皮,并遵循东莞道滘粽子传统工艺制作而成。
枣红糯是东莞“水乡瑰宝”,一直以良好的祛湿功效著称。
△东莞水乡洪梅枣红稻
以前,枣红糯一般用作药用收藏,或是作为礼物相送,很少流入市场。
加上其产量低、难管理的特性,即便发展多年,目前枣红糯的体量依然不大,且价格涨速快,市面上极少有人会使用如此高价的枣红糯制作粽子。
至于核心产区的年份新会陈皮,价格更不必说。
然,品味虽贵,会和堂却不愿减物力。
作为会和堂【陈皮家宴】系列的开山之作,
枣红糯粽在寻味之初,早已注定了它的【莞香】基调。
东莞香粽,东莞作;新兴匠物,新兴味。
东莞枣红糯与新会陈皮的一次美丽邂逅,相互融合,相得益彰,迸发出独特的美味,具有陈香浓郁,糯滑可口,祛湿不滞之优点,一改传统粽子之缺憾。
既有传统风味又有养生之功,这样小小的一枚香粽,又有谁会不爱呢~